首页

女女口舌

时间:2025-05-29 01:22:43 作者:《中国记事(1912-1928)》从西方人观察视角重构民国初年社会 浏览量:90165

  中新网北京5月28日电 (记者 应妮)澳门大学历史系讲席教授、历史学家王笛的最新历史非虚构新书《中国记事(1912-1928)》近日由人民文学出版社推出。该书通过大量一手资料、48幅珍贵历史图片,从一个全新的角度——西方人的视角,重构了民国初年的政治与社会变迁。

《中国记事(1912-1928)》(全两卷)书影。 人民文学出版社供图

  1912年至1928年是中国历史的转折时期。该书从一个全新的角度——西方人的视角,来观察那个大变革时代中国的政治、社会、文化,以及中国人的日常生活。在中国的西方作家、学者、记者、外交官、旅行者,如芮恩施、杜威、鲍威尔、赛珍珠、司徒雷登、史迪威等人,从北京、南京、上海到广州,留下了他们的足迹,记载了他们对当时中国社会的现实状况和民生百态的深入观察和了解。王笛经过细密的中英文资料耙梳,发掘出中国近代历史上孙中山、陆徵祥、顾维钧、胡适等一些重要人物的事迹,并且挖掘了普通人的言行与大历史之间的关联。

  该书的全国首发分享会日前在京举行。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评论家李敬泽指出,《中国记事(1912-1928)》反复出现的“觉醒”一词,是当时观察者对中国的核心描述。这种觉醒不仅是政治变革,更体现在女性参与革命、社会观念转变等细节中,呼吁关注被传统叙事遮蔽的群体。该书充分体现了历史写作的文学性与开放性,为小说家和非虚构写作者提供了丰富素材,推动历史叙事走向大众。

全国首发分享会现场。 人民文学出版社供图

  人民文学出版社社长臧永清称赞这一作品以严谨的学术研究,呈现了中国近代历史的丰富细节和宏大叙事,并通过他者视角重构民国初年的政治与社会变迁,呈现了他者凝视下的中国近现代化过程。

  王笛说,过去他研究中国历史,根据的是中文资料,通过中国人的眼光来看中国的历史;现在从西方人的角度,这些来到中国的西方人观察到的中国,和中国人自己理解的中国,是不一样的。“西方人看待中国的观点是有局限的,特别是在那个时代。但‘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他们看到的也可能是我们看不到的问题。”王笛坦言,“在使用这些资料时,一定要冷静分析哪些是他们的局限、偏见,哪些是他们的真知灼见。”(完)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八方饕客假日“打卡”津味儿早点

本次活动旨在缅怀纪念人体器官(遗体、组织)捐献的先驱们,弘扬捐献者无私奉献的大爱精神,倡导和推动公民逝世后捐献器官(遗体、组织)的新风尚。

意大利前经济发展部副部长:西方对“全球南方”存在误解 共建“一带一路”意义重大

东盟秘书长高金洪表示,东盟欢迎与中国等对话伙伴进一步合作,以应对能源互联互通方面的挑战。他鼓励中国企业分享在创新能源技术以及促进东盟能源互联互通方面的宝贵经验,分享东盟与中国在能源电力合作方面的先进做法,进一步加强中国东盟能源电力合作,共同创建中国东盟绿色家园。

《中国企业投资非洲报告2024》发布会暨投资非洲北京对话在京举办

青海与吉尔吉斯共和国伊塞克湖州达成多项合作

“讲好中国故事”创意传播国际大赛是以“讲好新时代中国故事”为主旨,面向国内外社会公众公开征集各领域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好声音、树立中国良好国际形象的年度官方品牌活动。全国大学生专项赛获北京日报、微博校园、中国大学生在线等媒体支持,北京大学等25所高校作为高校支持单位。

湖北“最美休闲乡村”借龙文化助文旅融合

在主题交流环节,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研究员刘爱河带来《社会力量在世界文化遗产保护中的作用》主题演讲。她分享了意大利、法国、墨西哥的实践案例:在意大利,文化合作社模式下的阿格里真托神庙谷考古景观活化项目,展示了社会力量如何使文化遗产焕发新生;法国巴黎圣母院火灾后,社会各界广泛援助,法国为此成立了公共管理机构,负责监督维修、管理捐助及审计工作,确保修复重建的顺利进行;墨西哥的阿尔巴山遗址案例则展示考古学者转变观念,通过理解和尊重当地社区的需求与顾虑,从当地居民的视角出发,有效保护和利用遗产。“这些实践表明,社会力量已成为世界遗产保护的中坚力量。”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
链接文字